2013年1月16日,香港大學法律學者戴耀廷副教授在「信報」發表「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一文,成為佔領中環運動的發起人。隨後同年3月21日「真普選聯盟」成立,目標為推動香港行政長官和香港立法會盡快實現雙普選 雖然從去年佔領中環之風卷起至今,各大媒體轟炸式的報導幾乎將這一話題推到極致。然而,跳出爆炸區域進行冷靜思考,這一運動是否真正為香港市民心中所願? 「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曾於2013年12月訪問了約一千名香港市民,以瞭解受訪者對佔領中環的意見。結果發現,支持者為28%,強烈支持者為10%,反對及強烈反對者則各佔27%。另外,58%受訪者表示擔心行動將以暴力收場,其中90%認同行動的受訪者表示擔心行動將以暴力收場,並且損害香港經濟。 由此可見,佔領中環之計劃與「真普選聯盟」之成立,恐怕並非為香港大多數市民所期望。且香港民眾甚至在此事的清醒程度上,較「真普選聯盟」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連認同此行動的受訪者都表示擔心「和平佔中的可行性」及可能對香港經濟帶來的損害。香港民眾需要一個和平安穩的生活環境,追求一個各方面都能夠保持持續繁榮發展的香港。他們因此比這些盲目追求「普選」的人群,更加為「和平佔中」不可能「和平」而強烈擔憂著。 既然「佔中」原本就非民眾所願,那麼「真普選聯盟」,你又憑什麼認為佔中一舉是為香港香港大多數民眾爭取福利? 此外,各位是否還記得,「真普選聯盟」在爭取普選的過程中,用來證明歷史上成功的以公民抗命的方式表達立場時,主要使用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印度的甘地公民抗命運動,另一個就是美國馬丁路德金領導的公民抗命運動。 然而「真普選聯盟」,你們在開口舉例之前,是否亦做足了功課? 首先,「甘地公民抗命運動」是印度當時在英國政府統治印度期間,在繁榮的景象之下,出現財富主要集中在英國人,印度人生活卻日趨窮困的財富不公現象。此外,英人在印度設立的所有公私立機構,高階職員均由英人擔任,縱使是同一職級的英人和印人之間,也是同工不同酬。這是一國對其殖民地進行侵略、對殖民地國家人民待遇不公及嚴重種族歧視,才使得印度反英情緒日益高漲,導致一些受過教育的知識份子展開了反對運動。而你們又可清楚,美國馬丁路德金領導的公民抗命運動亦是由於當時白色人種對黑色人種的嚴重歧視而產生的運動。 也就是說,以上兩次著名民主運動,無論印度還是美國,均是一個國家的主權遭受壓迫,一國的人民遭受外國欺壓及種族歧視的問題。而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國土的一部份!香港的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內部問題。而一個國家的家務事竟用一國反抗外國侵略壓迫及種族歧視的真實歷史事件來舉例,何來說服力! 孰又知,「真普選聯盟」所追崇的如美國之民主普選,其總統其實并非由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各州選舉人團根據普選結果選出。因此﹐決定大選勝負的﹐不是看候選人所獲得的選民票數有多少﹐而是看他得到的選舉人的票數有多少﹖ 全美一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候選人如果贏得超過半數的選舉人票﹐也就是270張選舉人票﹐就能當選為美國總統。而這個選舉方式是和200多年前美國開國先賢的構思分不開的。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希瑟‧格肯(Heather Gerken)曾說﹐開國先賢擔心﹐除少數上層人士外﹐普通人一般不瞭解總統候選人是誰。因此﹐他們試圖建立一個選舉體制﹐讓博學多識的人代表普通人選舉總統。 格肯說﹕“憲法制定者對選民自己選舉總統不是很信任。他們擔心﹐如果沒有中間組織從中調和﹐選民們可能會選出不恰當的總統人選﹐因此他們建立了一個體制﹐讓選舉團成員作為選民和總統之間的中間人﹐先由選民選出選舉團成員﹐然後再由這些成員選出總統。” 在美國這樣一個被「真普選聯盟」所追崇的自由、民主的國家,其開國先賢都曾為選民是否能夠選出不恰當的總統人選而擔心,那麼「真普選聯盟」,你又如何保證在香港能夠避免這一關鍵性問題?最近歐洲、巴西、土耳其……相繼發生反政府騷亂,最大的原因是,由人民選出的政府未必一定代表人民。 所以說,你們普選要求,不是擁有一腔熱情即可,不是盲目追崇普選就能為香港民眾某福利,而是,是否符合香港人民的整體利益! 即使普選,具體安排亦要符合香港的本地情況,堅決堅持「一國兩制」中的「一國」!照抄美式政制,不是聰明的選擇!
-
「真普選聯盟」,請冷靜為香港 Jun 29, 2014
-
「和平佔中」是基於什麼信念? (下) May 22, 2014
-
香港的政治基石 May 22, 2014
-
「和平佔中」是基於甚麼信念? (上) May 22, 2014
-
【政改之争】公民提名民粹路 草根終吃虧 May 22, 2014
-
「真普選聯盟」,請冷靜為香港 Jun 29, 2014
-
「和平佔中」是基於什麼信念? (下) May 22, 2014
-
「和平佔中」是基於甚麼信念? (上) May 22, 2014
-
民主選舉 有法可依 May 22, 2014
-
談二0一七年特首選舉方案 May 22, 2014